2017年動力電池市場規模分析及需求預測
據中商工業研究院大數據庫顯現,2017年7月國內新能源轎車產銷量別離為5.9萬輛和5.6萬輛,同比別離添加52.6%和55.2%;1-7月新能源轎車產銷量別離為27.2萬輛和25.1萬輛,同比別離添加26.2%和21.5%。國內新能源轎車商場由年頭的低迷體現逐漸康復節奏,近幾個月的產銷量均堅持添加。
近年來,國家大力開展推廣新能源轎車,包含新能源轎車上下工業鏈均得到快速開展。據悉,新能源轎車首要包含上游鋰電池及電機原資料、中游電機,電控,電池以及下流整車,充電樁和運營三個環節。中游環節電池工業鏈相對較為雜亂,首要由正極、負極、隔閡以及電解液組成,正極資料品種較多,包含磷酸鐵鋰、鈷酸鋰、錳酸鋰以及三元鋰,三元鋰首要指鎳鈷錳酸鋰NCM,也包含小部分的鎳鈷鋁酸鋰NCA,對應上游原資料首要為鋰礦、鈷礦、鎳礦以及錳礦等;負極首要以石墨資料為主,包含人工石墨與天然石墨等,隔閡首要以聚烯烴資料聚丙烯PP以及聚乙烯PE為主,電解液首要成分為六氟磷酸鋰。電控環節首要是操控類硬件與線速,電機上游首要是永磁資料與硅鋼片,原資料別離為稀土與鐵礦石。
中商工業研究院發布陳述顯現,估量2017年國內新能源轎車總產值有望抵達66.1萬輛,對應動力電池需求量抵達32.5 GWh,2020年國內新能源轎車總產值有望抵達200萬輛,對應動力電池需求抵達120.8 GWh。估量2017-2020年新能源轎車年均復合增速約為44.6%,動力電池需求年均復合增速約為54.9%,考慮到動力電池本錢下降的商場空間年均復合增速約為36.8%。
動力電池:需求穩增本錢下降,17-20商場空間復合增速約33%
為了測算動力電池整體出貨量,需求分車型(不同車型單車電池搭載量差異較大)進行拆分猜測,核心影響要素首要是產值以及單車電池搭載量兩個方面,做出以下假定:
產值層面:因為2016年補助目錄從頭調整,2017年每月開釋一批次新能源轎車補助目錄,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轎車沒有大幅放量,若界說2017年相應車型在相應批次進入補助目錄的累計數目比上2016年悉數批次的數目來反響新能源轎車景氣程度,截止本年8月開釋的第七批目錄,本年進入目錄的車型總數現已持平上一年,詳細首要是乘用車(125.47%)和專用車(143.97%)大幅度超越上一年,相對滯后的環節是新能源客車,本年1-7批次進入數量僅抵達上一年的89.22%。一起本年客車退坡額度至少抵達40%,疊加整車運營3萬公里后才可申報補助金額,新能源客車本年產銷估量同比下降較為明顯。
一般而言整車企業出售的某款車型在未進入補助目錄時無法完全定價,尤其是2016年補助目錄悉數從頭調整,因而我們在猜測銷量增速時要點參閱了2017年各車型進入補助目錄的進展,其間客車環節下滑明顯,而專用車環節車型數量明顯添加。此外,我們也根據2017年抵達70萬年銷量與2020年抵達200萬年銷量的方針指引,因而我們假定純電動客車本年下滑20%,插電混動客車下滑30%,純電動專用車添加65%,純電動乘用車添加50%,插電乘用車添加20%。此外,因為2018年補助不退坡,一起工業鏈第一次大幅下降本錢到位,而17年基數相對低,估量2018年增速有所上升;2019年補助再次退坡,并且18年提早透支部分消費,19年產銷增速同比18年稍微放緩,而2020年補助不退坡,也是新能源銷量方針方針沖刺最終一年,我們估量產銷增速有望提速。
單車電池搭載量層面:首要根據干流新能源車型的單車電池搭載量,并以對應車型的銷量作為權重測算。2017年純電動乘用車上半年的單車電池搭載量有所下滑,首要因為17年上半年知豆等小容量車型銷量上升較快,補助目錄調整對其價格影響要素較小,而相似比亞迪E6等車型因為電池容量大,遭到補助目錄調整影響較為明顯,一起考慮到下半年存在部分大容量新車型上市,估量17年純電動乘用車單車電池搭載量下滑6%。而后期乘用車三元電池運用占比逐漸提高,一起上汽、比亞迪、江淮等干流整車廠新落地車型多為大容量、電池續航路程根本在300km以上的車型,我們估量18年單車電池搭載量有望大幅度提高,后期單車電池搭載量保持穩定添加。
客車在16年1月閱歷三元鋰電池被叫停審閱,17年1月從頭發布《電動客車安全技能條件》然后免除三元鋰在客車上制止運用的法則,但現在客車依然較多(90%以上)以磷酸鐵鋰為主,后期容量的提高首要在于搭載質量的提高,此外,我們根據宇通等企業的單車電池搭載情況改變,大致猜測后期客車單車電池搭載量以5-6%年均復合增速提高。
現在專用車電池的單車搭載量依然較低,純電動物流車歸于商用車屬性,一起對于續航路程要求也將日益提高,估量本年添加8%,因為本年較多車型進入目錄,估量18年上量較為明顯,功能也將備受重視,估量18年添加15%,后期增速稍微遞減。
2016年動力電池本錢大約在2.2-2.3元/Wh區間,2017年電池職業因為規劃效應第一次大幅度完本錢錢下降,相對2016年電池本錢大約下降30%至1.6-1.7元/Wh區間。中長期看,根據17年3月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以及科技部四部委發布的《促進轎車動力電池工業開展計劃》,至2020年動力電池本錢方針下降至1元/Wh,我們保存估量2020電池本錢下降至1.1元/Wh。進一步結合動力電池的本錢變化,大致預算2017年動力電池需求量約32.5 GWh,商場空間約524億元,2020年需求量120.9 GWh,商場空間有望抵達1326億元。2017-2020年動力電池需求年均復合增速約54.9%,考慮商場價格的商場空間年均復合增速約36.3%。
動力電池產能首要會集在中日韓三國,職業巨頭首要包含韓國的松下、三星、LG化學以及日本的ASEC、三洋電氣、日本湯淺以及SK集團等。國內層面,2016年全國動力電池出貨量抵達30.5 GWh,比亞迪歸于職業龍頭,全國市占率抵達19.06%,其次為CATL與沃特瑪,商場份額別離為14.29%與12.71%。我們以為現在動力電池職業會集度相對較高,CR10抵達82.83%,CR4抵達54.8%,雖然職業處于急速擴產能階段,但殘次產能較多,優質產能依然短缺,而優質產能首要會集在排名在前5-6家的企業,后期職業會集度有望進一步提高,而規劃效應和技能打破也將促進電池本錢穩步下降。
- 上一篇:提升儲能充電機充電鋰電池首效與循環穩定性的SnO2-Mn-石 2017/8/27
- 下一篇:2017年中國充電機充電電池前景及蓄電池產能分析 2017/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