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3:《光伏電站電力運行規程》全文參考
滯后)=2.有特殊要求,以地電網公nj協紀為準2 )
(4)光伏電站W H身原W造成逆變器大面積脫M,一次脫N總容5不.應超過該電站裝機容S的20%。
(5)光伏電站應具備有功功.申調節能力,必須配置有功功半控制系統,接收并自動執行電力調度機構遠方發送的有功功率 控制0號,確保電站最火荇功功率值不超過電力調度機構的給定范圍。
(6)光伏電站公共并N點必須配S適當容S的無功補償裝S,ffl'r調甘光伏電站公共并N點及送出線路的電壓,尤功補償 裝宵.應可靠投運并滿足'^地電網電壓及響應要求=
(.7)小型光伏電站并m點處電m好常響應要求:
注:1 .UN為光伏電站并網點的電網額記電壓:
2.最人分M吋丨1 Ij足指從.好常狀盔發生到逆變器停[丨:向電網送電的時N。主抨與監測電路應I?刀實保持與電網連接,
從而繼續監視電M狀態,使符“恢復并N ”功能有效。
(.8)低電壓穿越能力及時間相應要求
3并網點電壓在閣屮電壓輪廓線及以上區域內吋,光伏電站必須保證不間斷并網運行,并網點電壓在電壓輪廓
線以I、'時,允許光伏乜站停止向電N線路送電。Jl’:N點咆.m跌至0時,電站能夠保址M、間斷運行150ms,并網點
電壓跌至20%標稱電壓時,電站能夠保證+間斷運行625mS,光伏電站并M點電壓在發少跌落后2s內能夠恢復到
標稱電用的90%,此期丨’II丨光伏發電單兀能夠保證不N斷并網運行。(注:對于i和短路故障和兩扣短路故障,
考核電壓力光伏屯站并H點線電壓;對」'?中?相接地短路故障,考核電壓力并M點相電壓.> )
對電力系統故障朋M沒有切丨I;的時,電站有功功宇.在故障淸除后應快速恢復,自故障淸除時刻j|'?始,以至少10%
額定功率/秒的功率變化恢犮至故障前的值。
低電壓穿越過稃屮系統ft提供動態無功支掙。
(9)并N點頻率應保證在49.5—50.2Hz范M內,當電力系統頻率高T 50.2Hz時,按照電力系統調度部fj指令降低電站有 功功申,嚴瑯情況下應在〇.2S內抒.1卜向電網線路送電=如果在措記時間妁頻韋恢復到止常電網持續運行狀態,則無 需停止送電。電N—般頻率異常時的運行時間要求如I、'表,西藏電N頻率響應按照 <〈西藏電N屯源驗收服務竹理辦法 (試行)》執行
|
頻字.范囤 |
s行要求 |
|
低I..48HZ |
根制光伏電站逆變器允ft?運行的最低頻率成電M要求而定 |
|
48Hz-49.5Hz |
每次低于49.5 Hz吋要求牽少能運行丨Oniin |
|
49.5Hz—50.2 llz |
迕續運行 |
|
50.2 Hz 50.5 Hz |
每次頻率尚_jJ0.2祀時,光伏電站應A備能夠連續te行2min的能力,_彳時兵備0.2s內伶 |
|
并網點電壓 |
允許最人檢測時間 |
|
U<50%L\ |
0.1s |
|
50%Un?U^85%Un |
2.0s |
|
85%Un^T.K;110%L\ |
連續遠行 |
|
110%IJn^U^:I35%Un |
2.0s |
|
135%Un^U |
0.05s |
|
|
止向電網線路送電的能力,實際運行時間由電力調度部門決定,此時不允許處于停運狀 態的光伏電站并網。 |
|
高于50.5 Hz |
在0.2s內停止向電網線路送電,且不運行處于停運狀態的光伏電站并網 |
(10) 系統應具備一定過電流能力,在120%倍額定電流以下,系統連續可靠工作時間不小于Imin。在120% —150%額定 電流內,連續可靠工作時間不小于l〇s,系統向電網輸出的短路電流應不大于額定電流的150%.
(11)逆向功率保護當檢測到逆向電流超過額定輸出5%時,系統應在0.5s—2s內停止向電網線路送電。
(12)故障錄波裝置應記錄故障前10s到故障后60s的情況,并能夠與電力調度部門進行數據傳輸。
(13)電站設備和并網點設備的防雷和接地應符合GB50057中的要求。
(14)上網電量和用電量計量點應符合DL/T448的配置要求,靜止式多功能電能表至少具備雙向有功和四象限無功計量功 能,事件記錄功能,技術性能應滿足GB/T17883和DL/T614的要求,通訊協議符合DL/T645。
(15)防孤島裝置具備快速監測孤島且立即斷開與電網連接的能力,并與電網側線路保護配合。孤島效應最大檢測時間限
|
狀態 |
斷電后電壓幅值 |
斷電后電壓頻率 |
允許最大檢測時間 |
|
A |
U<50%Un |
fN |
6周期 |
|
B |
50%Un^U^88%Un |
fN |
2s |
|
C |
88%Un^U^110%Un |
fN |
2s |
|
D |
110%Un^U^137%Un |
fN |
2s |
|
E |
137%Un^U |
fN |
2s |
|
F |
uN |
f<fN-0.7 |
6周期 |
|
G |
uN |
f>fN+0.5 |
6周期 |
注:IEEE Std929—2000和UL1741對孤島效應最大檢測時間的限制
(16)在并網線路同時T接有系統用電負荷情況下,系統防孤島效應保護動作時間應小于電網側線路保護重合閘時間。
(17) 當逆功率保護裝置檢測到逆向電流超過額定輸出的5%時,光伏電站應在0.5 — 2s內停止向電網線路送電。
(18)跟蹤系統的跟蹤精度要求:
(1)單軸跟蹤系統跟蹤精度不應低于±5° ;
(2)雙軸跟蹤系統的跟蹤精度不應低于±2° ;
(3)線聚焦跟蹤系統的跟蹤精度不應低于±1° ;
(4)點聚焦跟蹤系統的跟蹤精度不應低于±0.5°。
(19)系統發生擾動后,在電網電壓和頻率恢復正常范圍之前光伏電站不允許并網,且在系統電壓頻率恢復正常后,電站 需經過一個可調的延時時間后才能重新并網,一般時限為20s—5mm,時間取決于當地條件,并遵循調度要求。
(20)總裝機容量達10MW及以上的光伏電站,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具備光伏功率預測功能。日前短期預測準確率應 大于等于85%,合格率應大于80%;日內超短期預測第4小時的準確率應大于等于90%;光伏電站短期、超短期功 率預測上傳率應達到100%。
5. 17.2組件
光伏組件表面應保持清潔,無破損。
組件背板、連接器溫升不應超過105°C,電纜溫升不應高于85°C,接線盒溫升不宜超過15CTC。
光伏組件接線盒無變形、扭曲、開裂或燒毀,接線端子良好連接。
光伏組件上的帶電警告標識不得丟失。
使用金屬邊框的光伏組件,邊框和支架應結合良好,兩者之間接觸電阻應不大于4〇。
使用金屬邊框的光伏組件,邊框必須牢固接地。
所有螺栓、焊縫和支架連接應牢固可靠。
支架表面的防腐涂層,不應出現開裂和脫落現象,否則應及時補刷。
光伏建材和光伏構件的密封膠應無脫膠、開裂、起泡等不良現象,密封膠條不應發生脫落或損壞。
5. 17. 3 匯流箱
匯流箱安裝牢固,箱體及孔洞密封良好。
匯流箱內部無積灰,匯流箱及支路標識完好。
匯流箱內部各電氣元器件連接完好,無發熱。
防雷器運行良好無擊穿。
(5)匯流箱通訊模塊運行正常,運行指示燈亮,故障運行燈滅。
(6)匯流箱箱體接地可靠。
(7)匯流箱直流開關運行正常,無脫扣,定值正確。
(8)匯流箱各支路熔斷器全部投入,無損壞。
(9)支路電壓偏差不應超過2%,支路電流偏差不超過5%。
(10)正常工況下,匯流箱最大運行電流不應大于峰值電流的1.56倍。
(11)匯流箱進出線電纜完好,無變色松動現象。
(12)每條電路對地標稱電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000Q/V。
(13)匯流箱巡檢后,應隨手關門,并鎖好,必要時需加裝密封條。
5. 17.4逆變電源
逆變電源實時輸出功率、直流電源電壓、直流電源電流、交流電源電壓、交流電源電流參數正常。
逆變電源使用一般環境溫度:戶內型為-20 — +4CTC,戶外型為-25 — +6CTC (無陽光直射),逆變電源室室內溫度不 宜超過45°C,散熱軸流風機運行正常。超溫時應降額運行;相對濕度不宜大于85%,無凝露。
通風濾網、逆變器室室內衛生清潔良好,標示牌清晰、完整,逆變器接地牢靠。
直流電源柜開關、母排、接線處、直流電源電纜、交流電源電纜無過熱現象。
逆變器使用海拔高度不大于1000m,當海拔高度大于1000m時,應按設備說明書要求降額使用。
逆變器工作環境應無導電爆炸塵埃,無腐蝕金屬和破壞絕緣的氣體和蒸汽。
逆變器輸出有功功率大于50%時,功率因數不小于0. 98;輸出有功功率在20%—50%之間時,功率因數應不小于0. 95。
逆變器正常運行時,輸出功率不得超過額定功率的110%。
逆變器電壓調整率<±3%,負載調整率<±6%。
穩態運行時,電壓波動范圍應不超過額定值的±3%,頻率偏差應控制在±1%以內;暫態運行時,輸出電壓偏差不應 超過額定值的±8%。
lm處聲級計測量噪聲應不超過80dB (集中式逆變器),小型逆變器嗓聲應不超過65dB。
逆變器在額定功率下并網運行時,向電網饋送的直流電流分量應不超過其輸出電流額定值的0.5%或5mA,取二者中 較大值。
工況運行條件下,逆變器連續工作時間不應低于4h;輸入為額定電壓,輸出功率為額定值的125%時,安全工作時 間不應低于lmin;輸入為額定電壓,輸出功率為150%時,安全工作時間不應低于10s。
6特殊運行
6.1線路故障后應對故障線路所屬設備全面檢查,防止其設備在切斷故障電流后存在安全隱患恢復運行。
6.2準備拉開斷路器兩側隔離開關前,應確認該斷路器在斷開位置,否則應在確認該斷路器沒有電壓的情況下(如斷開 該斷路器的上級電源)方可拉開隔離開關。
6.3線路斷路器跳閘后,應及時記錄事故跳閘累計次數,如果事故跳閘累計次數超過規定次數,應立即上報調度部門。 6.4電纜線路或按規定不能投重合閘的線路發生跳閘后,查明原因后才能強送。
6.5母線失壓時應立即拉開失壓母線上的所有斷路器。
6.6失壓母線充電,充電前應投入該母線的充電保護壓板,充電正常后,應進行電壓互感器二次并列操作,再恢復該母 線上線路(主變壓器)運行。
6.7母線電壓互感器故障隔離,應注意拉開電壓互感器二次開關。
6.8在手動拉開失壓母線上的斷路器時,應檢查斷路器確己在拉開位置。
6.9母線故障時,現場運維人員應根據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動作情況、斷路器跳閘情況、儀表指示、運行方式、現場故 障報警信號,故障錄波器波形情況,判斷故障性質和范圍,并對故障母線上各個元件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及時準確發現 故障點。如未發現故障點,未經試驗不得強送電。
6. 10利用分段斷路器對母線充電正常后,應立即解除分段斷路器充電保護。
6. 11雙母線一組母線電壓互感器停電,母線接線方式不變(電壓回路不能切除著除外)。
6. 12在運行中主變壓器出現過負荷,應根據運行規程規定的過負荷倍數和允許運行時間規定,向調度申請轉移負荷或 降負荷運行。
6. 13主變故障跳閘時,應進行解除故障變壓器跳其他回路斷路器的保護壓板,對故障變壓器進行檢查,判斷故障點, 進行試驗后方可投運。
6.14 llOkV主變壓器合上高壓側斷路器前,應先合上中性點接地刀閘,并進行零序保護和間隙保護切換。
6. 15變壓器著火時,應根據現場實際著火情況判斷是否排油,切不可盲目靠近著火變壓器。
6. 16站用變壓器高壓側速斷保護跳閘(或高壓熔斷器兩相熔斷)時,沒有查明原因,不得強行送電。
6. 17站用電全失時,應盡快切換為備用電源供電并做防止雙電源并列運行措施,以保證站用電系統正常運行。
6. 18利用備用電源或合上分段(或母聯)斷路器對失壓的中、低壓側母線及其分路恢復運行時,一定要確保對于的主 變壓器各側斷路器在斷開位置,防止通過主變壓器向高壓側母線反充電。
6. 19電容器送電時如果斷路器沒有合好,應立即斷開斷路器,間隔3min后,再將電容器投入運行,防止出現操作過電 壓。
6.20無失壓保護的電容器組,母線失壓后,應立即斷開電容器組的斷路器。
6.21如遇電纜發生接地現象,應及時將故障接地電纜查找清楚使其停運,在組織人員進行故障處理。
6.22如遇日食天氣時,光伏發電站應在日食來臨前20min匯報調度,并進行全站停電操作,做好光伏區設備隔離措施。
7運行操作
7.1工況轉換原則。
7.1.1電氣設備有四種狀態,倒閘操作時應在操作票中詳細寫明狀態的變化
運行狀態:電氣設備的開關和隔離刀閘在合上位置;
熱備用狀態:電氣設備的開關斷開,相關接地刀閘斷開,兩側刀閘接通,保護投入;
冷備用狀態:電氣設備的開關斷開,兩側刀閘和相關接地刀閘在斷開位置;
檢修狀態:電氣設備的開關和兩側刀閘斷開,相關接地刀閘接通。
7.1.2倒閘操作必須根據設備管轄范圍按照相應級別的調度員或值長命令,經復誦無誤后執行。
7. 1.3倒閘操作必須嚴格遵守GB26860《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中關于倒閘操作的有關規定, 堅決杜絕習慣性違章操作。除事故處理外,正常情況下倒閘操作避免在交接班時進行。
7. 1.4嚴禁將無保護設備投入運行。
7. 1.5設備送電前,必須終結所有相關工作票,拆除所有相關安全措施,恢復固定遮欄及常設警告牌,對設備及連接回 路進行全面檢查,搖測設備絕緣電阻合格。
7. 1.6檢修后的高壓開關在送電前必須進行分合閘試驗。具有遠方分合閘功能的開關,還必須進行遠方分合閘試驗,不 能遠方分閘的開關不允許送電。
7. 1.7進行倒閘操作時不允許將設備的電氣和機械防誤閉鎖裝置解除。特殊情況下如確需解除,必須經電站生產技術負 責人同意。
7. 1.8 —次設備在運行狀態或熱備用狀態時,其保護應為投入狀態。
7. 1.9 —次設備在冷備用或檢修狀態時,其保護應為退出狀態。
7. 1.10線路由熱備轉運行或運行轉熱備時,應待一側開關操作完畢后,再操作另一側開關。
7.1.11線路停電時,應在線路各側開關斷開后,先拉開線路側刀閘,后拉開母線側刀閘。
7. 1.12線路送電時,應先合上母線側刀閘,后合上線路側刀閘,再合上線路開關。
7.1.13投入或切除空載線路時,應避免電壓發生過大波動,造成空載線路末端電壓升高至允許值以上。
7. 1.14改建或檢修后相位可能變動的線路,首次帶電時,必須核相,確保相序正確。
7. 1.15禁止在只經開關斷開電源的設備上裝設地線或合上接地刀閘。多側電源設備停電,各電源側至少有一個明顯的 斷開點后,方可在設備上裝設接地線或合上接地刀閘。
7. 1.16線路檢修時,線路各端均應合上接地刀閘或掛接地線。線路工作結束時,必須在所有工作單位都己匯報完畢, 工作人員己全部撤離現場,工期區域所有安全措施確己拆除,方可進行送電操作。
7. 1.17任何情況下,所有并列操作必須使用同期裝置。
7. 1.18并列運行的變壓器在倒換中性點接地刀閘時,應先和上原不接地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刀閘,再拉開原直接接地 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刀閘。
7. 1.19變壓器停電時,應先斷開負荷側開關,后斷開電源側開關。
7. 1.20變壓器送電時,應先合上電源側開關,后合上負荷側開關。
7.1.21變壓器充電前所有保護應正確投入。
7. 1.22開關合閘前必須堅持繼電保護己按規定投入,開關合閘后,必須確認三相均己合上,三相電流基本平衡。
7. 1.23開關操作時,若控制室操作失靈,需及時匯報值班調度員,一般允許進行就地操作,必須進行三相同時操作, 不得進行分相操作。
7. 1.24用旁路開關代其他開關運行,應先將旁路開關保護按所代開關保護定值整定投入,確認旁路開關三相均己合上 后,方可斷開被代開關,最后拉開被代開關兩側刀閘。
7. 1.25線路零起升壓時,保證升壓線路保護完整、可靠投入。但聯跳其他非升壓回路壓板退出,線路重合閘停用。
7. 1.26新投運設備全電壓沖擊合閘,合閘時有條件應使用雙重開關和雙重保護。線路須全電壓沖擊合閘三次,變壓器 須全電壓沖擊五次,第一次受電持續時間不應少于lOmin,檢查應無異常,每次合閘均無異常(每次間隔5 min),勵 磁涌流不應引起保護裝置動作。
7.2倒閘操作原則
7.2.1電氣操作嚴格執行操作票制度,執行操作監護制度。操作前由操作人填寫操作票,監護人核對,值長批準,非特 殊情況嚴禁無票操作。
7.2.2設備送電前,應核對工作票己終結,安全措施己拆除,保護己投入,恢復固定遮欄及常設警告牌,對設備進行全 面檢查,核對檢修己交代,確認設備具備送電條件后方可進行操作。
7.2.3在電氣設備操作票執行過程中,如果發生疑問,應立即停止操作,匯報值班負責人,弄清問題后,再進行操作, 嚴禁擅自更改操作票和解除“五防”閉鎖進行操作。
7.2.4帶有同期裝置的兩系統并列時,應經過檢同期后,方可將開關合入,否則,禁止將兩個系統并列。
7.2.5下列特殊工作可以不用操作票
(1)事故處理。
(2)拉合開關的單一操作。
(3)拉開接地刀閘或拆除全站僅有的一組地線。
7.2.6下列情況應及時停運設備,禁止將設備投入運行
(1)無主保護的設備。
(2)電氣試驗不合格的設備。
(3)開關機構拒絕跳閘的設備。
(4)保護動作,原因未查明,故障未消除。
(5)發電單元設備主保護裝置拒動或失靈停機操作。
(6)發電單元設備因雷擊損壞。
(7)發電單元設備起火。
(8)設備部件處于不正常位置或相互位置與正常運行狀態不符。
(9)設備發生嚴重機械故障或機械結構不穩定。
(10)轉動設備制動系統故障。
(11)轉動設備溫升或震動超閾值。
7.2.7在下列情況下,可不經調度許可自行操作,結束后再匯報
對威脅人身或設備安全的設備停電。
對己損壞的設備停電。
恢復廠用電源或解列保廠用電源。
確認母線失電,拉開連接在故障母線上的所有開關。
電壓互感器保險熔斷時,退出相關的保護。
8運行巡視
8.1正常巡視 8. 1.1主變壓器
主變壓器巡視每天至少1次;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夜間巡視;無人值班變電站內容量為3150kVA及以上的變壓器每10 天至少一次,3150kVA以下的每月至少1次2500kVA及以下的配電變壓器,裝于室內的每月至少一次,戶外(包括偏 遠地區)每季至少1次。
變壓器的日常巡視項目:
a.變壓器的油溫和溫度計應正常,儲油柜的油位應與溫度相對應,各部位無滲油、漏油;
b.套管油位應正常,套管外部無破損裂紋、無嚴重油污、無放電痕跡及其他異常現象;
C.變壓器聲音正常;
(3)各冷卻器手感溫度應相近、風扇、油泵運轉正常,油流繼電器工作正常;
(4)吸濕器完好、吸附劑干燥;
(5)引線接頭、電纜、母線應無發熱跡象;
(6)壓力釋放閥或安全氣道及防爆膜應完好無損;
(7)氣體繼電器內應無氣體;
(8)各控制箱和二次端子箱應關嚴,無受潮;
(9)外殼及箱沿應無異常發熱;
(10)運行中的散熱片應無嚴重滲漏油,風道通暢;
(11)各部位的接地應完好,必要時應測量鐵芯和夾件的接地電流;
(12)水冷卻器從旋塞放水檢查應無油跡;
(13)有載調壓裝置的動作情況應正常;
〇.各種標志應齊全明顯;
P.各種保護裝置應齊全、良好;
q. 各種溫度計應在檢定周期內,超溫信號應正確可靠;
r. 消防設施應齊全完好;
s. 室(洞)內變壓器通風設備應完好;
t. 貯油池和排油設施應保持良好狀態。
(1)變壓器有下列情況時,應聯系停用:
套管有裂紋或放電現象;
軟引線斷股,或硬連接排有裂紋;
上部落物危及安全,不停電無法消除;
負荷、環境溫度及冷卻條件均無明顯變化時,而變壓器繞組溫度超過規定值,但不超過最高允許值;
引線端子發熱超過70°C,仍有上升趨勢,但未融化。
8. 1.2戶外斷路器運行巡視
檢查開關分、合閘位置指示與運行情況一致;
檢查接頭接觸良好,無過熱現象,瓷質外絕緣無破損裂紋、無放電痕跡,開關本體無臟污和雜物,引線無過松或過緊 情況;
相序色完好、各種標志齊全明顯;
開關內部無放電或其它異響;
端子箱、機構箱應關嚴,無受潮,溫控裝置工作正常,信號指示正常;
開關本體及底座接地完好,接地線無斷裂和銹蝕;
開關SF6密度繼電器壓力指示在正常范圍內,符合壓力溫度關系曲線。
8. 1.3高壓隔離開關
檢查瓷瓶是否清潔、完整無損傷或無嚴重放電,隔離開關無銹蝕;
檢查接頭、接點接觸是否完好,有無螺絲斷裂松脫,無嚴重發熱、變形現象;
相序色完好、各種標志齊全明顯;
檢查引線應無松動、嚴重擺動或燒傷斷股等現象;均壓環應牢固平正;
操作機構箱和輔助接點盒應關閉或密封良好;
閉鎖裝置完好,鎖銷應鎖牢;
隔離開關及操動機構接地可靠良好,輔助觸點位置正確;
接地刀閘在接地時,三相接地刀閘接地均應良好;
檢查操作機構箱內有無異常,熱繼電器有無動作,二次接線、端子連接是否完好,加熱器是否完好;
隔離開關和接地刀閘的操作傳動連桿連接是否正常,齒輪、蝸輪、蝸桿、限位桿、擋釘等零部件是否完好;
測量隔離開關的接頭、接點的溫度不應超過70°C,要求每月至少一次;
檢查控制回路導線、接線座、輔助開關、接觸器、熱繼電器、按鈕、行程開關等電氣元件是否完好;
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短路后,應檢查主變中性點連接線、中性點接地刀閘和接地引下線無燒傷和異常。 8. 1.4戶外式高壓開關的運行巡視
- 上一篇:連載4:《光伏電站電力運行規程》全文參考 2017/5/27
- 下一篇:連載2:《光伏電站電力運行規程》全文參考 2017/5/27
